2025年9月17日下午,设计学院刘梅珍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研讨会于设计学院会议室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路径,推动传统工艺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设计学院院长兼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邱海东、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林栋婷,工作室领办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梅珍出席会议,大师工作室成员张义、吴晓莉、袁华华共同参与研讨。
设计学院院长兼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邱海东从整体视角,阐述了大师工作室发展的深远意义。邱海东教授指出,设计学院和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将全力支持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未来的三年工作规划推动技艺传承与教学融合:一是将黎族制陶技艺多元化纳入课程体系,开设模块化、阶梯式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联合大师工作室打造文创产品及作品集;三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组织非遗传承人、优秀教师等开展采风研讨,为技艺创新注入理论活力。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林栋婷围绕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与长效发展提出具体思路。她指出,要建立“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在技艺传承方面,协助工作室整理完善技艺档案,包括技法视频、传承人访谈、原料图谱等,形成可留存、可传播的数字化资源库;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系统化培训体系,预计培育50名掌握黎族原始制陶核心技艺的专业传承人,同时完成300人次的学员技能培训,为非遗活态传承储备专业人才梯队。在成果转化方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工作室的陶艺作品与文创产业、技术专利等项目对接,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本次研讨会凝聚了传承共识,明确了发展路径。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投身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实践。未来,刘梅珍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将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校园与社会的重要纽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等学校教育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研讨会现场
设计学院院长兼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邱海东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林栋婷讲话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梅珍
浏览量: 17